科学研究
科研机构
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布日期:2020-04-28浏览次数:

点击访问主页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部资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实验室旨在成为全球介观物理学和微观物理学领域的领先实验室之一。

目前,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固定成员62人,其中,教授25名,10名终身/终身制助理教授,21名副教授和10名工程师。 实验室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长江学者7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名,以及11名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优秀人才。 近年来,实验室团队建设取得突出进展,2006年,入选一个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2005年,2007年,2016年分别入选了三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014年,入选一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目前,作为首席单位实验室承担了多个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近年来,实验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教育部一等奖等奖励十多项。

实验室部分成员还在知名学术期刊或学术组织任职,例如: Optics Letters,European Physical Letters和美国光学学会。

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凝聚态物理研究所和现代光学研究所组成。该实验室是国家光学物理学与凝聚态物理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之一。该实验室的任务是研究介观物理领域的基本问题,尤其是促进材料、生命科学和化学领域的研究。每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员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约200篇论文,包括:Science,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Physics, Nature Photonics, Phys. Rev. Lett., Advanced Materials, Nano Letters等。代表性论文可以在凝聚态物理研究所和现代光学研究所的网站上找到。实验室不仅致力于高级研究,而且还致力于培养高水平年轻科学家,即博士生,博士后,访问学者等。实验室还支持高级国际或国家合作研究。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领域如下:

1. 介观光学与飞秒光物理:

1)纳米光子学与超快光谱,

2)飞秒强场光物理与相干控制,

3)介观光学结构、材料和纳米/微光学器件;

2. 介观体系凝聚态物理与器件:

1)纳米半导体与光电子物理学,

2)低维纳米结构与物理,

3)宽禁带半导体;

3. 介观物理交叉与重大应用:

1)软凝聚态

2)纳米尺度高分辨检测,

3)应用超导

4)光子量子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