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物理学院2007年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发布日期:2011-04-08 浏览次数:

2008年1月17日下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在秋林报告厅举行每年一度的教学科研大会,学院200多名教职员工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2007年物理学院学科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提出了下一步工作任务。

2007年物理学院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分别是秦国刚院士主持的“纳米硅-纳米氧化硅体系发光及其物理机制”、俞大鹏教授主持的“功能准一维半导体纳米结构与物理研究”。欧阳颀教授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生物网络研究”获得批准;赵光达院士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量子色动力学与强子物理”三年期满后经评审获得滚动资助。“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准正式开始建设,这是近十年来北大新增的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叶沿林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放射性核束物理与核天体物理”和由朱星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纳米尺度光学、电子、力学高分辨检测研究”获国家科技部批准正式启动。2007年以物理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SCI论文近340篇,其中在Phys.Rev. Lett等顶尖杂志发表论文有九篇,孟杰教授等发表在Prog. in Part. Nucl. Phys.的综述论文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出的首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2007年物理学院到校科研经费7189万元,比2006年增长了一倍多。

人才培养方面,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在2007年顺利完成了国家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后,升级为物理学和大气科学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保留天体物理和核技术及应用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核物理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理科基地)获教育部批准单独设立,并获得全额资助。吴思诚教授主持的“近代物理实验”和叶沿林教授主持的“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两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同时,“核物理”和“核技术”被批准为国防紧缺学科。根据国家需求,学院还迅速启动了等离子体和聚变物理学科。

2007年物理学院学科建设的主要特点是凝聚态物理学科呈现加快发展的新局面和核类学科的全面加强。

至此,物理学院共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两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含原有的八个国家重点学科),三个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主持5项“973”项目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主持七项“863”项目,拥有三个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理科基地)和七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丰厚的学术和学科资源基础上,物理学院将稳步提高师资队伍和学术研究水准,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学科的步伐,近期将特别加强一流实验团队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