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8 浏览次数:
供稿:肖静波 |
图片:邓曜昊 |
编校:时畅 |
编辑:李洪云 |
审核:吕国伟、王剑威
2025年7月16日,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主办的"Advanced Silicon Photonics Symposium"(硅光子学术研讨会)在物理学院成功举行。
会议汇聚了国内外硅光子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与会者围绕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为全球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次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蔻享学术"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共吸引了50余位学者现场参与,线上参会人数超过8500人。
硅光子技术凭借加工工艺成熟、高带宽、低功耗和大规模可集成等显著优势,已成为下一代信息通信、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计算及传感、量子计算与通信等应用的核心支撑技术。当前,可编程硅光子芯片、硅基激光器与探测器的异质集成、光子神经网络等新方向不断涌现,为硅光子在光互联、光计算和量子信息等领域开辟了广阔应用空间。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所王剑威教授主持。王剑威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长期深耕集成量子光学等领域。

王剑威主持
研讨会上,四位中外知名学者带来了精彩报告。
比利时根特大学与微电子研究中心 IMEC 的 Wim Bogaerts 教授聚焦可编程光子学,探讨了通过软件控制实现灵活光子芯片的可能性。

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的 José Capmany 教授分享了可编程光子学在开关与计算领域的应用,其团队开发出世界上首款通用、可编程和多功能的光子芯片,为多领域发展提供助力。

浙江大学戴道锌教授介绍了无需校准的硅光子开关相关研究,包括相位不敏感的干涉型光子开关及其大规模阵列集成、基于MEMS的新型光子开关及其大规模阵列集成。

北京大学舒浩文研究员则围绕大规模硅基光电子集成芯片及系统展开阐述,包括集成光学频率梳,高带宽调制器等关键器件,及其光通信、激光雷达、光计算等应用。

四位学者的报告涵盖了可编程光子学、硅光子开关以及大规模集成芯片等前沿方向,引发了现场及线上听众的热烈讨论。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外硅光子领域研究者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助力推动该领域的创新发展与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