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党建新闻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致敬技物七十华诞——技术物理系联合北大校友书画协会举办主题观展活动
发布日期:2025-09-30 浏览次数:
  供稿:技术物理系党支部 技术物理系研究生党支部  |   图片:曲音璇 陈嘉华 刘承恩   |   编校:时畅   |   编辑:曲音璇   |   审核:刘雨龙

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庆祝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建系七十周年,9月19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党支部、技术物理系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在北京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共同举办“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致敬技物七十华诞”主题观展活动暨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校友及嘉宾踊跃参与,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

主题观展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技术物理系党支部书记李奇特老师致欢迎辞。他指出,技术物理系自创立之日起,就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是新中国核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第41个教师节与技物系七十华诞交汇之际,回顾系史、致敬先贤、赓续精神,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

李奇特致开场辞

随后,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执行会长、技术物理系校友郭俊杰老师致辞并介绍了本次主题书画作品展的策划背景与作品特色。他表示,此次展出的数十幅书画作品均由北大校友书画爱好者精心创作,主题紧扣“两弹一星”精神与北大核学科七十年发展脉络,兼具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郭俊杰特别宣布,本次书画展品将由北京大学校史馆收藏,为技物系七十周年留下一份独特而珍贵的文化印记。

郭俊杰致辞并介绍主题书画作品展情况

活动的重头环节,是由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荣休教师郑春开教授带来的专题讲座——《核科学家摇篮:北大技术物理系创建发展和历史演变》。郑教授以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身份,深情回顾了技物系从1955年创建至今的峥嵘岁月。他指出,技物系的前身是国家为发展原子能事业,由胡济民、朱光亚与虞福春三位先生整合全国高校优质师资力量组建的“物理研究室”,建系初期,条件极其艰苦,但师生们怀揣报国之志,攻坚克难,开设课程,为我国核武器研制和核科学技术发展培养了急需人才。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是当之无愧的“核科学家摇篮”,7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核科学技术人才,师生里共诞生27位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包括“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先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徐光宪先生,北京大学前校长陈佳洱先生等。

郑春开教授介绍“核科学家摇篮”技物系历史

活动参与人员合影留念

精彩讲座结束后,全体人员合影留念,定格下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随后,在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秘书长莫达勇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参观了主题书画作品展。展览作品风格多样、笔墨酣畅,既有对“两弹一星”元勋的深情礼赞,也有对北大核学科70周年的诗意诠释。其中,朱光亚先生亲笔题写的“核科学家摇篮”书法作品尤为引人注目,成为全场瞩目的精神象征。活动主办方也为每位参与者赠送了《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庆祝北京大学核学科创建七十周年主题书画展作品集》,以铭记这段融合科学、艺术与家国情怀的珍贵记忆。

主题书画作品展部分图片

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化学学院应用化学系沈兴海教授,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党支部委员王大勇长聘副教授、杨晓菲教授,校友书画协会副秘书长吕文娜等老师。

本次主题书画作品展主办单位为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大学校友会和北京大学工会,承办单位为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和北京大学未名书法社,支持单位为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和北京大学天津校友会。

本次主题观展活动暨主题党日是北京大学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它不仅是一场科学艺术与历史的深度对话,更是一次对“两弹一星”精神,对技术物理系历史的集体重温与时代传承。七秩春秋,薪火不息;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技术物理系师生将继续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大传统,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勇担科技强国重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