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庆澜、于敏、江丕桓、蒋智、赵凯华、 戈革、陈振士合影于北大理学院大门口。 |
抗战胜利后,1946 年西南联大宣布结束,北京大学迁回北平,物理系也随之复系,进入恢复时期。
教师们收罗仪器,自编自印讲义,课程设置基本上沿用自西南联大。当时大多数知名学者都在国外,1946年在校的教授只有饶毓泰(兼北大理学院院长)、郑华炽(兼北大教务长)、赵广增、马大猷(兼北大工学院院长)等。至1951 年,随着江安才、张宗燧、胡宁、朱光亚、虞福春等一批知名学者回国任教,北大物理系的教授阵容才逐渐恢复壮大起来。
1949年建国初期强调为国家建设服务,赵广增教授带头开展光谱分析,翁文波教授为毕业班开设地球物理勘探课程。1952年,北大物理系为我国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培养了第一批骨干。毕业学生中,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的有于敏、刘光鼎、邓锡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