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至19日,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联合主办的第17届重夸克与轻子国际会议(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eavy Quarks and Leptons, HQL 2025)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召开。
HQL系列会议自1993年创办以,以重夸克与轻子物理前沿研究为主题,致力于推进理论物理学家与实验物理学家之间的交流合作,被公认为国际高能物理领域重要学术会议之一。这是该项盛会首次移师中国。

全体与会代表合影
开幕式及热点报告环节由清华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邹冰松院士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安刘攀助理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杨振伟教授在致辞中向来自国内外50余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近150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新朋故交在秋高气爽的燕园碰撞出“高能量的”思维火花。


邹冰松(特邀)、安刘攀主持

杨振伟致辞
本届会议按照强子谱学、电荷共轭-宇称联合变换对称性(CP)破坏、中微子物理、轻子精密测量、K介子物理、顶夸克物理、稀有衰变、卡比博-小林-益川(CKM)矩阵测量、新实验等研究方向,安排了4个热点报告、1场公开演讲及一系列口头报告和海报展示。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陈缮真研究员、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芬恩·斯托克斯(Finn Stokes)研究员、之江实验室李柄志研究员和德国锡根大学卡门·迪兹·帕尔多斯(Carmen Diez Pardos)研究员分别介绍了北京谱仪(BESIII)和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探测器(LHCb)实验上重子CP破坏研究、缪子g-2理论研究、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缪子g-2实验研究、大型强子对撞机超导环场探测器(ATLAS)和紧凑缪子线圈(CMS)实验上量子纠缠研究的热点及最新进展。




陈缮真、芬恩·斯托克斯、李柄志、卡门·迪兹·帕尔多斯作报告
牛津大学物理系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士盖·威尔金森(Guy Wilkinson)教授,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斯蒂芬·保罗(Stephan Paul)教授,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INFN)弗拉斯卡蒂分部莫妮卡·佩佩-阿尔塔雷利(Monica Pepe-Altarelli)研究员、斯特法诺·比安科(Stefano Bianco)研究员,米兰大学尼科拉·内里(Nicola Neri)教授,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中尾干彦(Mikihiko Nakao)教授,波兰卡托维兹西里西亚大学扬·基谢尔(Jan Kisiel)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赵光达院士、高原宁院士、曹庆宏教授、冯旭教授、李强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吕才典、赵强、李海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郭奉坤研究员等,就重夸克与轻子物理相关前沿研究、国际合作现状及高能物理领域学科发展趋势和大科学装置建造规划等各抒己见,发言节奏紧凑,讨论气氛热烈。






台上台下互动热烈(组图)
会议期间,组织委员会邀请盖·威尔金森做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术论坛,以“味物理前沿:通过夸克跃迁研究探索新物理”(The flavour frontier: searching for new physics through studies of quark transitions)为题进行公开演讲,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多家单位的80余人现场聆听,通过蔻享学术平台观看直播的线上观众逾5000人次。

盖·威尔金森在物理学院学术论坛开讲
本届会议在国际合作携手基础研究、探索高能物理前沿新知的共识中圆满闭幕。





会场内外的海报展示为青年学者互学互鉴、深入交流搭建平台
HQL 2025会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物理科学部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资助,及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支持。组织委员会除安刘攀外,还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傅金林副教授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孙小虎助理教授、张艳席助理教授、周辰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