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校友代表齐志研究员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2年开学典礼的发言
发布日期:2022-09-28 浏览次数:
  供稿:物理学院开学典礼工作组  |   图片:经典瞬间   |   审核:曹庆宏、穆良柱

尊敬的高院长、刘书记,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物理学院邀请我作为校友代表参加这次隆重的开学典礼,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收到邀请的那一刻,我才突然意识到今年是我从物理学院毕业整整二十年了。回顾我的科研经历,在北大物院研究生的三年学习时光,为我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时间有限,这里我最想分享的是一些科研起步阶段的学习感受,希望对师弟、师妹们有所帮助。


第一,培养交流的能力。首先给大家讲两位同学做科研的例子:一个叫小Q。在和导师讨论好要做的新课题后,他就开启了努力工作的模式。遇到各种问题时,都是靠自己,努力查文献,学习新的实验方法,努力做到自己独立解决所有的问题。表面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到组会汇报工作的时候,就被导师和其他组员批判得体无完肤,最后这个课题很狼狈地做了将近五年的时间才结束。另一个同学叫小Z。他从拿到课题的第一天开始,每做完一组新的实验,都会和实验室每一位成员交流,听听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和导师讨论,不断调整课题的方向。小Z的课题只做了9个月的时间,结果就发表在很好的杂志上。两位都是工作很努力的同学,但是科研过程非常不一样。这两位同学是谁呢?他其实就在我们中间——小Q和小Z是同一个人,就是我本人,只不过一个是在博士阶段的我,另一个是在博士后阶段的我。博士后阶段的工作之所以开展得更加顺利,正是因为我认识到了交流的重要性。科学研究的魅力就在于我们无法预判一个课题的走向,十个课题可能九个会失败,剩下的一个最后还很可能会偏离最初的猜想。因此,在课题进行中要尽可能地多和大家交流,正所谓“圣人无常师”,更何况是我们,让周围的同学和老师来看看你的新数据和下一步的计划,他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很可能点亮你思维的火花。


第二,磨练独立思考的能力。具备交流的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光听不行,还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国有句古话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收集各方信息后,要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才行。我博士后阶段的课题,一开始实验非常顺利,完全和导师的设想符合,但是当两个重要的对照实验一做,发现和预想的结果完全不一样。导师当时给我的建议是放弃这个课题。但是我并不想轻易放弃,在虚心听取了各方的意见后,我开始检查自己的实验步骤,确认实验是否做对了。我认为,当你的数据和你的假设不一致的时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检查实验是不是做的正确。如果实验正确,那就是你有没有本事解读实验数据的问题。一定不要为了迎合你前期的假设,就试图改变实验设计。后来我大概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找到了可以解读我的实验数据的新假设,并有理有据说服了我的导师接受了我的想法。这项工作后来很顺利的发表在细胞杂志上。这个经历也让我体会到了科研的乐趣。当你的试验结果和预期一致的时候,我要祝贺你;当你的实验结果和预期不一致的时候,我更要祝贺你,因为这背后可能会存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在等待你的召唤,这时候一定不要焦虑,而是继续磨炼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我想说的第二方面。


第三,坚守研究的初心。基础学科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石,基础研究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你们的研究是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紧密相连的,你们的名字也许有一天将载入中国乃至国际物理学的史册。当今时代,社会有一些浮躁的风气,有些同学在选择专业和择业上难免会受到影响。我很高兴,在座的同学选择了物理学。你们要相信自己的选择,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坚守研究的初心。邓稼先先生在1948年远赴重洋,前往美国普渡大学学习物理学。在国家百废待兴之际,他放弃了优越的科研环境和生活条件,毅然回国,投身新中国核物理事业的建设中。像邓稼先先生这样的科学前辈,北大物理学院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现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对我们基础学科研究非常重视。同学们,你们生逢其时!北宋张载说读书人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北大物理学院的学子,作为时代的骄子,你们更应该立大志,成大才,不负使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座的学子都是祖国的栋梁之材,愿你们借助北大物理学院的东风,在这里磨炼本领,越飞越高!最后,作为曾经的北大物理学子,向物理学院的老师前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