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科研新闻
北京大学百年物理讲坛第七讲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13-05-23 浏览次数:

北京大学百年物理讲坛第七讲成功举办

2013年5月23日下午,北京大学百年物理讲坛第七讲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

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科学“保罗•派格特讲席教授”沈志勋教授应邀做了题为“光电效应——一个发明与创新的世纪”的学术报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谢心澄教授在报告会前亲切会见了沈志勋教授,并为他颁发了“北京大学百年物理讲坛”的奖牌。报告会由物理学院院长谢心澄教授和副院长沈波教授主持。

谢心澄院长主持报告会

沈志勋教授作报告

谢心澄院长为沈志勋教授颁发纪念奖牌

报告会场

爱因斯坦在1905年开创性地利用光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给出了出射电子和入射光子之间的能量关系。基于光电效应的角分辨光电子谱(ARPES)是一种直接观测固体中电子结构的实验手段。沈志勋教授首先回顾了爱因斯坦提出光电效应理论以及该理论在早期曾被质疑的历史,然后,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自己利用ARPES探索高温超导机理的历程和成果和最近利用光电效应在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给出了展望。物理学院师生与来自北大其他院系、其他高校如清华大学、北师大、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近200名师生在聆听了沈志勋教授的精彩报告。报告后,听众就高温超导的机理、研究生学习生活、人生发展等问题与沈教授进行了近一个半小时的热烈讨论。

沈波副院长主持报告会互动环节

现场提问

沈志勋教授于1983年获复旦大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罗格斯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沈教授曾任斯坦福大学材料和能源科学研究所首任所长,斯坦福SLAC国家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美国能源部基础能源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副主任。于2010-2012年期间任北京大学访问教授。沈教授在凝聚态物理和复杂材料研究中做出了开创性工作,是学术界公认的凝聚态物理领域国际一流科学家。他获得的最重要的国际奖项包括:2000年第一个获得世界超导实验物理最重要大奖“卡梅琳•昂尼斯奖”;2009年获美国能源部代表美国总统颁发的科学大奖“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奖”;2011年获美国物理学会凝聚态物理最高奖“奥利弗•伯克莱奖”;2013获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称号。从教至今,沈教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其中近二十人成为国际知名大学的教授。沈教授同时拥有多项美国专利,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与纳米材料度量、传感与检测。

沈志勋教授此行还应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邀请举办了系列讲座,并与北京大学的师生亲切互动。

(摄像:汪滨老师)

点击以上图片可见更加清晰显示